寻找展览中的“虫迹”(十三)|上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博


首先,1: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是有史以来全球最 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展览一直会持续到明年的817日。

image.png

江浙沪的朋友们可以晚点去打卡,暑假这个人流量真是一言难尽。上一张图大家体会一下。

image.png

其次,2:千万不要了户外排队的高温(即使已经出伏,秋老虎发威不可小觑), 也不要了室内空调的低温,强烈建议文创店卖男士长袖和女士披肩,一定大火,进馆低温刚 需。 高温下的,这也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一度怀疑,万一晒坏 了怎么办?!

image.png

最后,:这个每件文物停留30秒,需要6小时才能看完的展览,做好功课再来,票也不 好订。展览的导览机很好但好重,对眼镜族的鼻梁不友好,而且看久了会有些晕,在意孩子视力 的家庭慎选。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在这个可能是本暑假最火爆的展览中寻找虫迹

这次找到最多元素的虫迹,还是(屎壳郎)。在古埃及人眼中,圣甲虫象征着初生的太阳。 

圣甲虫在古埃及历史上的渊源和地位,我们在往期文章盘点北京展览中的虫迹(十)——胡夫 地平线做过详细介绍,这次前后找到了4处,分别是:

1(公元前664-332年)

image.png

PS:图比较渣,观众基本是在展柜前一动不动,好不容易挤进去拍一张。

2(公元前1550-1069年)

image.png

3(公元前664-332年)

image.png

4(公元前1550-1295年)

image.png

这块石碑刻画了供奉圣甲虫神的画面。供奉凯普利意味着原本无王室血统的赫伦布 正式履行了国王的职责,他获得了神的眷顾,同时也担当起维系宇宙秩序的重任。

image.png

除了圣甲虫,这次还找了古埃及供奉的另一种昆虫——蜻蜓。 蜻蜓眼式琉璃珠(公元前475-221年)

image.png

琉璃即人工玻璃。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两河流域及古埃及地区已有人工烧结的早期玻璃态产品 出现,称费昂斯(Faience。其原料及外观与玻璃均十分相似,但在烧造温度与工艺流程上有 所不同,是玻璃的前身。话说中国古代的玻璃技术一直没有陶瓷技术这么亮眼,许多惊艳传世的 玻璃制品基本为依靠丝绸之路的舶来品。 蜻蜓眼式琉璃珠由不同颜色的琉璃镶嵌于单色琉璃表面而成,颇似蜻蜓的复眼。考古发现表明, 此类器物最早出现于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古埃及,或与恶眼意识(Evil Eye有关,多作护身符佩 戴以辟邪。约公元前5世纪,蜻蜓眼一路东传至中国,是早期文化交流的实证。总感觉和天珠信 仰可能有些关联。 这次在蜻蜓眼的边上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公元前300多年的天平。

image.png

这个天平是著名的末日审判,古埃及冥界之主将死者的心脏放在天平上,与正义女 的羽毛比较重量,负责称量,而负责记录。在古埃及人的想象中,倘若审 判中心脏比羽毛重,则意味着有罪,心脏将被怪物吞噬,死者将迎来真正的死亡;如果 心脏比羽毛轻,则表明死者遵守公理和正义,进而可以复活。

image.png

此类判决,不由让人联想到我国传统宗教道教正一派的生死勾押推勘司勾押是指地府官吏 在公文上勾画、批改、签字、盖章。该司的职责是根据每个人的善行恶举,对其生或死做出最后 判决,为地府的终审机构。宣扬道教多行善事的因果福报。

image.png

地府的图就不放了,放一张道教中掌管世生死大权的东岳大帝的宝训: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 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 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回到埃及展览,这次展览中展示了许多古埃及的神圣动物崇拜。例如:我们以前公众号里介绍 过的猫女神巴斯泰。

image.png

在古埃及后期,国家的分裂、外族的入侵和社会动荡的加剧导致民间对魔法和巫术的信仰发展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神圣动物崇拜因而风靡一时。对应特定神灵的动物,如朱鹭、狒狒、猫、鹰乃至鳄鱼 被成批饲养和宰杀,制成木乃伊售卖给大众,作为献给神的供奉或还愿物。 动物木乃伊最终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的,某些动物有着标准化的姿势,比如这次的明星展品——坐状的狒狒。

image.png

最近因为《黑神话:悟空》,猴子的主题大火。许多公众号都开始对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考古,某 些公号宣传悟空的形象可以追溯到唐朝。其实目前唐朝的遗迹和文献中,玄奘西行是史实,但没 有西游记情节相关的证据,这一时期的悟空形象尚未完全定型,更多地保留了早期佛教故事中的猴王原型,可以补脑东南亚旅行时经常能看到的神猴的形象。 悟空的形象最早出现在西夏,最初的形象是两人一马,到后来一人一猴一马(杭州灵隐寺飞来峰 宋石窟),西游记的演绎是五代取材《大唐西域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出现的戏剧化内 容。 继续回到埃及展的神圣动物崇拜,这次还有一件颜值非常高的展品吸引了我的注意。

1580-1550) 

image.png

这个费昂斯材质的河马通体蓝,纯粹且庄重能让北宋的王希孟和欧洲中世纪的米开朗基罗激动到 哭。前者在等青金石从阿富汗传入新疆,被敦煌画师雁过拔毛后,绘制《千里江山图》,圆徽宗 的帝王长生梦;后者在苦苦等待威尼斯商人从印度进口群青,绘制西斯廷教堂天顶旷古巨作《创 世纪》的蓝,完成苛刻的KPI考核。 千年后唐朝工匠找到了元素才成就了三彩的蓝,贞观展中的蓝还是略显逊色。

image.png

这抹河马的蓝真是令人动容。河马也是古埃及人喜欢的动物,他们希望河马能在冥世之旅中帮助 亡灵抵御其他有危害的生物,例如鳄鱼,从而顺利抵达来世的乐土。 本次上博埃及展的展品非常丰富,不用出国就能和千年前的埃及文明真实面对面,且看且珍惜! 如果还有时间,二楼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也值得逛逛,里面的文物大多来自今年年初故宫的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感受来自另一文明古国的辉煌文明。

image.png

seo seo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留言反馈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