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
今儿,春分。先介绍一下这个重要的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 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明史·历一》:“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因此,春分的意义,一是指“季节平分”——春季始于立春,终于立夏,而春分日恰好位于此两季气节之中 央,将春季均分为两半;二是指“昼夜平分”——春分日昼夜被均等地分为12小时。 春分日,写完作业的小学生可以玩玩: 春分立蛋: 春分揉青团: 春分做香牌: 春 原材料:辛夷4g、菊花1g、细辛 2g、木香2g、陈皮 1g、连翘 3g、粘粉 做春牌的原材料都取自于春天,挺应景,但如果家里饲养昆虫,阴干春牌时离昆虫远一点,气味不太友好。 好,回归到我们的寻"虫迹"。 "攻金之工:亚欧大陆早期金属艺术与文明互鉴",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去年的开年大展。这个展览以日本 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近300件金属类文物为主,并联合国内多家文博机构,展示亚欧大陆跨越4000年的 金属艺术,包括两河流域、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地区、伊朗高原、高加索地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考古共同体、欧亚草原、中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以及中国北方(新疆、河西走廊、长城沿线)等区 域,呈现金属艺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以期映照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文明的差异性、相似性和彼 此交流互鉴的轨迹。 在这个展览中,我找到的"虫迹"是一枚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以弗所银币。以弗所,常常被西方人称之为土耳 其的庞贝,位于小亚细亚半岛,曾是罗马帝国的五大城市之一。 在古希腊时期,硬币被广泛使用作为交易货币和贸易媒介。这些硬币上通常刻有各种图案和标志,如国王或 城市的肖像、宗教符号和动物形象等。 这枚银币是本次展览中唯一两面都是动物的钱币。正面是蜜蜂,左右两侧有希腊文字Ε和Φ,边缘有连珠纹。 蜜蜂是多产和繁荣的象征,在以弗所被认为是属于守护偶像的昆虫。反面是半跪姿半身雄鹿,作回首状,左 侧是一棵棕榈树,鹿身就像被树切断一样,右侧有铭文。 我们在《庞贝壁画中的昆虫》中也介绍过蜜蜂,在庞贝,蜜蜂被视为勤劳和奉献的象征,它们被用来代表劳 动者和商业活动,或者作为神秘力量的象征。 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和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同样 有对蜜蜂勤劳的赞美: 蜂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歌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环境,后两句写其采花酿蜜的忙碌和勤劳。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采蜜的品质。 |